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辖区导航 > 仪陇县马鞍镇简介

仪陇县马鞍镇简介

关键词:马鞍镇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
    【基本情况】  马鞍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朱德总司令的故乡,是省级重点城镇。地处仪陇县中东部,东邻柳垭镇、南连杨桥镇、石佛乡,西与周河镇接壤,北与福临乡、巴中群乐乡毗邻。地貌属浅丘陵,低山及河谷地貌区,从西北至东南稍成倾斜状,介于东106.31度-106.52度,北纬31.33度-31.39度之间,平均海拔615米,山系属大巴山支脉,主要有山墩坡、插旗山、凤凰山、琳琅上、关刀山、马鞍山、董家梁等,海拔均在650米以上.全境内没有大的河流,年平均气温在16.7℃。幅员面积5033公顷,场镇面积5.1平方公里,辖24个行政村、166个村民小组和永兴、文琳、永安3个社区、14个居民小组,镇人民政府驻地马鞍镇平安大道,距县城53公里。2008年全镇总户数13647户,其中农业户8089户,总人口39936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9416人,农业人口30520人,人口出生率为7.45‰,人口自然增长为1.98‰。全镇年出栏生猪30067头,农民人均纯收入3768元。境内有高完中1所,公办小学2所,幼儿园1所,民办九年制一贯教育学校1所,全镇有在校学生10359人,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%。镇建文化站1个,有广播电视站1个,有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信号塔5座,通讯还包括中国电信、中国网通、中国铁通等运营商都在镇设有营业网点;有天然气公司、液化气充装站、水厂、变电站和供电公司;有综合性医院1所、专业骨科医院1所。


  【产业结构调整】  围绕“主抓兔业,积极发展生猪养殖,大力发展小家禽和水产养殖”的发展思路,将獭兔、生猪、中药材、经果林、中药材、劳务输出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、助农增收的骨干产业来抓。1、獭兔业。全镇规划建设琳琅、梁山、玉兰、蔡家坪、千垭、永安为獭兔养殖基地村,新建兔笼3600孔,增养种兔1000只,出栏商品兔22.36万只,产值670.8万元。至年底圈存兔122893只。在发展方式上,继续实行典型引路,大户带动,按照“支部+协会”、“公司(哈哥兔业)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培育獭兔基地村6个,成立獭兔养殖协会6个。2、生猪业。培植千垭、南海、瓦子坪、金山、大井等村为生猪养殖基地,建立圈舍1000平方米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,培育养殖大户34户,其中出栏2000头生猪的大户5户。全镇出栏生猪30067头,实现产值9388.5万元,能繁母猪保险1784头,补贴金额17.84万元。生猪保险3500头,理赔309头,获偿17.8万元。3、小家禽。落实琳瑛、钢铁、高坡等村为小家禽发展基地,年出售小家禽5万只。4、渔业。钢铁村为水产养殖基地,年出水产品2万公斤。5、中药材、果业。按照“因地制宜、政府引导”积极发展经果林和药业,确定险岩、大垭、川石、夜鹤等村为药业发展基地,种植药村1000亩,瓦子坪、琳琅、蔡家坪、玉兰等村为经果林基地,引入技术人员抓好现有果树管护,使其早日见效。同时结合退耕还林适时补植、增植扩大经果林面积。6、菜业。确定席庵、南海村为菌类生产基地,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,搞出特色和品牌。确定险岩、大垭、千垭、席庵、南海、高坡等村为蔬菜基地村,种植蔬菜1000亩。7、劳务输出业。通过乡友联合、亲友联谊,建设同乡会等形式建设劳务基地,对口培训劳务人才,搞好外输劳务,实现全镇外输劳动力6000人,劳务产值达到1.5亿元,劳务收入达到5000万元。


  【惠农政策落实】  2008年,实行粮食直补面积18692亩,补贴金额25.87万元;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18692亩,补贴金额113.14万元;水稻良种补贴11000亩,补贴金额16.50万元;油菜良种补贴5286亩,补贴金额5.29万元;能繁母猪补贴1946头,补贴金额19.46万元;商品猪饲养补贴2611头,补贴金额2.61万元;新建养殖场圈舍补贴7处,补贴金额37.20万元;退耕还林补助金额144.22万元;农机具购置补贴600台,补贴金额48万元;獭兔圈舍8832孔,补贴金额4.42万元;能繁母猪保险1946头,补贴金额9.34万元。生猪保险3500头,理赔309头,获偿17.8万元。这些惠民政策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,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。


  【基础设施建设】  2008年,打通了土垭、夜鹤、险岩村5.1千米毛坯路,硬化了川石、龙呈、夜鹤等村的水泥道路。协助县项目办进行马立公路改造,包括路基拓宽、路面铺平、弯道拉直等工作。在公路维护上,重点维护利用率广、急需整治的村道公路,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,发动群众投劳8900余个,整治了8条村主干道,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。落实23处安全饮水工程,惠及56户、234人,领取国补资金22159元。筑牢加固了光明、团结2座小Ⅱ水库,整治石河堰、山坪塘等病害水利工程8处,群众自筹资金3万余元,投劳150多个,解决了8个村,12800人、5300头牲畜饮水困难。


  【城镇建设管理】  按照建成“川东北旅游精品城镇、仪陇东部区域经济中心、巴中、平昌、仪陇三县交汇地商贸中心”的建设思路,致力拓展新区、扩张城镇规模、提升城镇档次。3月,在城镇开发上遇到了严峻的挑战,经过历时6个多月的停工整顿,开发区建设终于在11月正式开工复建,经过短暂的缓冲、调整、规范,市政基础设施建设、客家民俗一条街再次启动,全年市政工程完成投资1400万元,客家民俗一条街主体已浇筑完毕,部分房屋开始封顶,即将进行外观设计和街面铺装。硬化场镇面积18000余平方米,其他市政设施建设在年前全面完成。为解决场镇垃圾处理问题,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,落实垃圾填埋场的规划、选址及征地手续。在城镇的管理上,聘请了5名退伍志愿兵成立了专门城管执法队伍,配备了执法车辆3台,有效地规范了场镇秩序,提升了场镇形象。


  【灾后重建】  “5•12”汶川持大地震共造成全镇133户599间房屋倒塌,197户657间房屋严重受损。灾情发生后,镇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,同时派镇村干部进村入户,摸排灾情,安抚民心,安置受灾群众。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捐款捐物,为灾区献爱心,全镇共募得各类捐款60万元,收取特殊党费4万余元。在为重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,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工作,着重抓好灾后重建和维修加固。截止年底,全镇共恢复灾后重建房屋109户(其中农村38户138人直接受益:原址重建12户,异地重建1户,异地新建15户,本组购房10户;城镇71户346人受益),使用为后重建资金279.98万元(其中农村使用资金68.48万元,城镇211.5万元),其余灾后重建资金152.1万元用用于危房加固,使全镇565户、2490人直接受益。


  【社会事业】  1、教育。教育工作围绕调整布局,基础教育、成人教育,健康协调发展,落实了马鞍小学新校区的选址、规划和设计方案,拟定了马鞍中学的增班扩容计划,全面落实“两免一补”政策,全镇7190名学生享受专项补贴175万元。2、计划生育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,围绕优质服务、以人为本做文章,创新工作机制,改进工作作风,加强宣传教育,拓展服务内容,严格依法行政,计生基础得到巩固,生育秩序稳定,群众满意率提高。3、卫生。完成了26个村级卫生站阵地建设,中心卫生院投资230万元,新建了住院大楼。中心卫生院加强班子建设,引进技术人才,更新设备,医疗水平明显提高;在农村,全面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,全镇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27154人,参合率达98%,村村建起了卫生站,群众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。4、文化事业。以旅游产业为平台,大力挖掘客家文、剪纸文化、篆刻文化,老体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,丰富马鞍镇的精神文化生活;文化广播事业实现了社社通。5、民政优抚。民政事业健康发展,敬老院达到市级模范敬老院标准,享受农村低保653人,享受总金额达26.12万元,享受城镇低保620人,金额达74.4万元,五保对象187人,优抚对象271人。


  【基层组织建设】  镇党委采取集中培训、以会代训等形式已举办培训班6期,受训人员达780多人次。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6名,发展新党员45名,预备党员转正19名。在琳琅、玉兰、蔡家坪三个村搞点示范,然后在全镇25个农村农村支部全线推开,在农村无职党员中推行了以“身份职责明亮化、教育培训常态化、议事决策制度化、监督评价立体化、关爱服务人本化”为主要内容的“五化”建设,以增强了党员主体意识,保障其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。全镇28村(社区)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和镇党委签定了廉勤承诺书。


  【平安马鞍创建】  积极实施依法治镇战略,结合“五五普法”,以平安马鞍创建为契机,大力实施“1221工程”( 以镇党委为核心、村“两委”为支撑、警务室和调解室为骨干、治安巡逻队为基础的平安建设体系);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法律法规知识,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。与各村、社区及驻镇各单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,并实行“一票否决制”。加大打击力度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,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。通过店铺联防、山湾联防、邻里守护等制度,确保平安马鞍的创建成功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